Home 生活 人生期中考

人生期中考

by HueiLing
0 comment

人生期中考

#人生期中考
#諮商筆記
15/1000

第一次接受心理諮商的時候,我總是會把自己諮商過程中的心情和學習記錄下來,也順道在寫作中理理腦袋裡的思緒。五月份開始,我又回到了諮商的路上,但這次想提筆紀錄的時候,心裡卻有許多掛礙:「常寫這些….會不會讓別人覺得我總是很負面?」、「我是不是應該要像別的部落客一樣總是分享些正面積極?」、「還是我只是勇敢的面對脆弱罷了?」

曾說不太會因為成為一個(奈米級)公眾人物而走心的我,終究還是走心了。太多的顧慮讓我每每想寫些什麼…..卻又膽怯地離開桌前。

提醒自己
無論呈現的是哪個面向,
我終究是我,
又何必腦補(在乎)別人怎麼看待我。

::

01.
第一次諮商的時候,在幾次對談中發現我的人生課題之一是「拋棄」。

我發現原來在關係當中總是習慣選擇先離開的我,某程度其實不是表象的灑脫而是一種「害怕」被拋棄的保護機制啟動 ;成長過程中某些片段像是壞掉的播放器,會在特定的時刻裡跳針式的播放那些已經過去的瞬間。

無論生離或死別,
看起來鎮定且無所謂的態度,
也只是怕被看穿。

所以當心裡浮出一種極度不舒服,但也弄不明白的情緒;我選擇像是一個殺人犯,急於埋葬這些怕別人發現的不安;我以為這些情緒會隨著長大、隨著人生經歷變多、隨著越發的成熟而慢慢滅跡。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那些從沒有好好被對待、被弄明白的思緒其實會像黴菌在心裡潮濕的角落裡深根發芽,靜靜地用一種無聲且強大的生命力吞噬心靈。

::

第一次諮商的時候,每次與心理師對談完。我心裡總是會想著:「每個禮拜坐在這兒聊一個小時到底對我有什麼樣的幫助?」甚而在後面幾次諮商完畢,我時常需要額外花時間消化這些像是膿包一樣的情緒…..

我時常想著,
何必花錢找罪受?

這一年當中,除了在生活裡學習找尋許多自癒的方式以後,再回頭看看那次約莫10次的短暫諮商經驗,我才明白原來無形當中積累的「長尾效應」正在默默發酵:我開始面對同樣的議題學習用「第三視角」看待,而非總是用自己的立場解讀。

我原本像是一坨糾結纏繞的毛線,
變成了能耐心解開纏繞的編織者。

::

五月又回到了諮商的路上。
這次我發現自己另一個生命的議題則是「自我責怪」….

當心理師引導我說出對自己有哪些不滿的時候,我不僅傾瀉了一部分慣性的「自責」更是在循循善誘之中倒出了另一部分連自己都不知道的「深咎」

那種像是神經反射般的慣性自責,在內心裡就像是個無數個小小的我對著外在的我給予數不完的批評指教….那種千夫所指的愧疚感,不是來自於環境而是發源於自己。

我記得那天諮商時,當我一個一個從自我剖析中細細地挑惕,才發現心裡原來有著好長好長一串的「各種不對與各種做不好」驚覺的當下還有點不好意思地和心理師說:「奇怪…..怎麼說出來才發現我好像一直在鑽牛角尖?沒說出來,都不知道自己這個毛病這麼嚴重(笑)」

我說:「這一年以來,我學習了自我覺察。但不知道是不是個性使然:能量好的時候,覺察到平日看不見的那些細瑣,會覺得『原來我也有這個面向』能量不好的時候,那些覺察會變成更會往死裡鑽的尖銳……這實在是有點惱人…..」

我歪著頭詢問心理師是否有解方能轉換思考,
這個答案變成了近來練習的課題。

::

心理師說:「每一個人心中都有好幾個不同的我,在面對大大小小選擇的時候,各種『我』相互有意見和思緒會打架,是很正常的。或許可以試試看在每一個選擇下用一個比較中性的思考去解讀,學習來轉換『自責』,不過這的確是需要慢慢練習…..」

譬如:最近的我每日睡前總是會在「我該早點睡覺」又或者是「我該加班趕上生病時落下的工作進度」之中擺盪。當我選擇了前者,心裡會有一個我說著:「那你就是廢呀….對工作不負責,之前都掉了那麼多進度還不趁孩子睡了以後快馬加鞭!」可當我選擇了後者,心裡卻會有另一個我說著:「可是你明天還是要準時起床呀~你要送孩子上課、你也還沒完全康復,現在不早點休息又加班的話,等等睡眠不夠硬精神不好?這不是惡性循環嗎?」

每天心裡總是有很多內在的我在嘰嘰喳喳,給外在的我不同的指責;每天的我都是在這般怎麼做都是「錯」的焦慮當中睡去。

那麼,
或許可以換另一種方式思考。

嘗試告訴自己:「我現在早睡是為了長遠的健康做打算,因為必須有充足的睡眠才能養好精神,才能好好照顧自己。等精神好了…..自然會回到生活的軌道上;我也知道自己養足體力後可以把工作做好,我沒有爛。」

那天,記得心理師用某一個我闡述的「日常」來協助轉換思考的時候,還笑著說:「當然…這需要一直練習,因為的確又可能會不小心陷入另一種『自責』的循環…..不過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會進步的。」

::

週六的午後,
想寫下此刻心中的感想。

是因為心理師那天無意地聊起我曾和他分享的經驗之一:我以為是自我抒發的寫作,好像意外鼓舞了許多人勇敢面對自己的情緒問題,進而走進身心科或者接受心理諮商。

這週我仍在持續「不自責」的練習與內在各種囉啦八唆的小我對話,卻意外收到了幾個妞粉私訊和我分享生活,說是連續看了好幾篇文章覺得療癒了自己。

於是,
我提筆了寫下了最近的諮商筆記。
也練習更誠實的面對自己。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