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你屁事
#來函照登
本是一篇紀錄我與孩子在溝通上面對的問題,沒想到竟發生超乎意外的迴響。一個必須靠著「流量」維生的部落客,我開心嗎?
本想著這個粉專原就是愛寫文的我記錄生活碎事的地方。我也從未以「教養專家」自居。但接連兩篇文章內容提到孩子說了不好聽的話….身為媽媽的我曾想過是不是該撤文,因為我擔心孩子在現實生活中讓別人認為他們是不好的小孩(?)
但至於我呢?
我不好戰,
亦不怕戰!
要戰就來!
::
「華人的世界裡永遠不缺包著善意的惡意」這句話,
我願意講100次1000次甚而10000次!
因為只要每次引發討論的文,都會招來某些非常愛「指教別人」的正義魔人,且善於用一種「上對下」的口氣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彷彿打不死的蟑螂一樣。
早上回完了(我當時以為)是最後一個感想以後,本想著就停止在這邊。畢竟將情緒耗在無關緊要的人身上,對我亦是一種內耗。無奈大概是宇宙要提點我吧?FB原本的通知就不是特別穩定,今天他媽的每一篇這隻小強的回應都要噹噹噹的通知我,實在是讓我嚥不下這口氣。
為什麼別人來我家門口對我吹鼻子瞪眼睛的時候,
我還要被挨著打?
抱歉!
我偏不!
你敢留言,
我就截圖回覆!
也讓你知道一下「對!流量真香…」
::
01.
看完這隻蟑螂不客氣二回,三回的時候。一而再、再而三的以一種「上對下」的口吻要來指教我,甚至(有時間)的發了一整篇長篇大論,闡明自己「原本只是輕輕提醒」
「只是」是用在這邊的嗎?以此類推的各種「只是」,聽了就是會讓人家無限白眼,我想這樣的造句,在你我身邊都出現過。
「我只是要你好」
「我只是關心你」
「我只是跟你說一下」
「我只是提醒你」
#再翻三圈白眼
02.
自以為「理性」的內容卻用了許多鄙俗與貶低的用詞。「死板的老派婆」、「癲婆」、「廢物」….等。這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概念。也就是蟑螂覺得他殷殷勸導別人卻不受教的時候,便可以「ㄍㄟㄒㄧㄠˇㄉㄥㄒㄧㄡㄑㄧ」,再再的口出穢言。
可是~但媽媽生病被小孩無理打擾的時候,我們不可以生氣喲~不然就是「癲婆」
03.
幾次我回覆以後,發現蟑螂的脾氣越來越大。發言開始出現了非台灣正常的語言,我似乎瞭解了什麼?蠻好奇是不是他在身處的國家裡習慣了「肅清」別人?所以自己留言留不夠,還要一一的回覆他看不慣的留言、找到同溫層再加強別人對我的污衊。
04.
我對孩子生氣,便是「不理智」又「專制」的媽媽。你們這些小昆蟲在別人粉專找不到有人同意你們觀點的時候,便酸溜溜地回「對~你最棒~如果有錯一定是我的錯」、「趕快道歉,我們錯了~反正他自己的小孩,他的粉絲團,我們只是說實話討人厭的NPC」。
是三歲小孩嗎?
這種話怎麼蠻像小學生會說的:
「那個人就很討厭呀~我們不要跟他玩~」
極其幼稚的情緒回覆,
但又不准別人發脾氣。
對呀~我的確是最棒的呀!我不是幾乎每篇文下面都會稱讚一次我很棒嗎?你有沒有錯不甘我的事;另,你們不是說實話討人厭,你們是不願意接受實話而又要指正別人?是超級討厭!
實在不知道是不是昆蟲比較沒有腦的關係,所以總是無法get到別人留言的重點。一下說「怕別人回應就不要公開“面”書」、要不就是「妳“面”書如果不公開,就刷不到同情了對嗎?」
#到底幾歲
#發現講不贏就只好用酸的是不是
#摳連
06.
以外引來的流量,
我始料未及。
但兩天竟然讓我的粉絲專頁增加了2000人居多,對一個一萬出頭的小粉專來說,已經超乎我想像了。(畢竟我的IG他媽的要破一萬都很難了)
那不如就再次暴力工商一下,
請大家追蹤我的IG。
■ 我的INSTAGRAM
LIFE
https://www.instagram.com/hueilingho/
Portfolio
https://www.instagram.com/ccddandme/
::
雖然小強用字遣詞比較奇怪,但畢竟我身為人類還是可以get到一些大方向。就是諷刺我現在存在感拉滿,然後需要開團購這樣。
對!
我就告訴你!
流量真香!
特別是40以後可以不用靠露奶,單憑文字就能攢流量,代表我就是非常與眾不同,十分具有存在感之人,怎麼了嗎?我因為這篇文章多了2000多個粉絲,每天購物的社團不斷審核對我產生興趣的粉絲前來購物。
當流量可以變現,
根本超香……
可能賺的都比你多,
羨慕嗎?
11月即將舉辦粉絲感恩會的我,
正愁不想下廣告在沒有宣傳之下會沒有人參與?
兩天以內莫名其妙湧入大批關注我的人,
那不如就再來二次暴力工商一下
#妞的台北見面會(11/16)
https://p3.groupbuyforms.tw/nbmhw
::
最後,這是我看完小強在我門前潑撒後,沈澱了一下心情,十分冷靜的寫下這個回覆。(然後又把對方弄爆了,阿不是自己說自己都很理性嗎?)我決定把這篇心情轉為正式的文章,並和關注這篇文章的媽媽們說聲:
「辛苦了!我們都很棒!」
「請退追其他團購主然後跟我買就好XDDDD」
#我亂說請不要當真
#不用退追別人但跟我買是真的
:::::以下為我看完各種指教以後的感想:::::
這就是傳統社會底下,
大家對於媽媽的標準與既定的印象。
我雖為母親卻不是完人,無需因為陌生人來看了一篇文章檢討自己。更不需要接受你的「輕輕提醒」與「指教」…
對於這個回覆,我不想內耗自己一一回覆或交代,或者多花一絲力氣去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現實生活當中我又是如何教育孩子,我自己知道就好。
如果是說看完以後有什麼想回覆(?)
抱歉!我腦子裡只出現「乾你屁事」四個字。
因為多一個字向你這種正義魔人說明,
我都覺得浪費。
::
不過,
倒是蠻想說說我看完三次留言以後的感想。
#但不是回你
#請勿對號入座
–
我一直覺得在華人的世界裡,「母親」的標籤是沈重…因為這個社會對她們有著超群的標準與不合理的期待:
從懷孕的時候,便不乏有人會和妳說:「吃(喝)了什麼對孩子不好?」、「你應該要怎樣怎樣,生出來的寶寶比較漂亮?」徜若今天寶寶在肚子裡有個三長兩短,首當其衝的又是「母體」。我們可能會聽到:「是不是妳@!#$%,寶寶才…..」、「妳要不要再去健康檢查一下..」、「妳身體是不是不好,不然寶寶怎麼會….」
好不容易這個心心念念的孩子平安出生了,居然有更多的人會和妳說:、「要餵母奶啦~這樣比較健康…」、「小孩就是要怎樣…比較好帶…」、「妳齁…不能這樣子不然小孩會怎樣怎樣?」急於探索世界的寶寶受傷了,我們又得被責怪:「阿你為什麼沒有顧好?」
過完了吃喝拉撒的半獸人階段進入了教育期,
就會有更多的人要求媽媽要肩負起重責大任。
不能生病,
不能因為生病被打擾而失控。
不能疲累,
不能因為照料孩子疲累而情緒不佳。
必須時時保持正面,
以免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有一丁點的受創。
無時無刻我們都得理性溝通,
不然孩子們會無所適從。
絕對不能有負面情緒,
絕對不能出錯,
因為對孩子的教育不好…
::
孩子在品格養成的過程中,如果有什麼在外人眼裡看似不合時宜的地方,
「母親」又得再一次成為眾矢之的。這時候,我們便會聽到無關緊要之人說:「那個齁…都是媽媽沒教好。」
是華人專屬的基因嗎?
為什麼只要孩子稍有狀況,大家轉頭問的第一個人永遠是「母親」責怪的第一個人也永遠是「母親」。每一個人(自以為可以對別人)指教的人,對於「母親」都有既定的想法,又期望我們能夠遵守。而八百種人便有八百種標準,然後會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和妳說:「因為妳是媽媽呀..」
只要超出了標準,我們便好似整個人生都愧對「母親」這個身份。以至於每個女孩在成為了「母親」之後,不斷地得在社會的框架之下箝制自己致無法呼吸。因為這種話就像是二氧化碳一樣,無所不在且令人窒息,聽多了對身心靈都不健康。因為我們會開始在無形當中懷疑自己。
而且很奇怪,受到了這樣的影響。便會「習慣性」的先責怪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孩子會不會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受傷?而成為他們生命當中的陰影(?)我們也開始(淺移默化)不斷鑽牛角尖的檢討自己,而忘記了自己更多的美好價值。
最終好不容易拉拔孩子長大成人,我們卻已經被磨到不成人形。但這份苦難絕對不是來自於孩子:因為懷胎十月的骨肉,永遠是母親最致命的軟肋。而是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各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在這一路上自以為的「輕輕提醒」,讓「母親」這個身份遍體鱗傷。
::
我曾記得自己懷孕的那個瞬間,因為人生即將進入了下一個很重要的階段,對於成為母親這件事情興奮不已。但育兒將近12年再回頭看看,想起當初驗出兩條線的那份忐忑不安,心裡說不上的感觸極多。
再問自己一次「成為母親以後開心嗎?」
我想想自己開心的時候,都是那些「單純」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與默契。無外力干擾的純粹自然,是我最覺得珍貴的時刻。反而在那些情感流動的瞬間當中,我可以和孩子一起成為孩子,而不是母親。
但更多的不開心,是因為在我們學習「如何成為母親」的路上,有更多的「應該」要妳不能犯錯。
::
我仍舊秉持在教育的路上與孩子一同學習。一同面對我們成長路上的難題。成長的定義是孩子的成長,亦是我的成長:學習不當一位好媽媽,學習當一位與孩子有絕佳默契的媽媽;學習不責怪自己,學習不把外在的評價入心;學習把自己過得好讓自己開心,卻又不會感到罪惡;學習當個完整的大人,而非完美的母親;學習在陌生人來你家指桑罵槐的時候,妳可以笑看一切。
::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孩子是上天給我最棒的禮物。因為他們讓我成為了更完整的自己,而非囚在「母親」的身份。
清晨時刻的小小心情,想和關注這篇文的媽媽們分享。也(再次)提醒自己,
千萬不要因為他人咨意妄為的指教而走心。
無論虛擬世界,
更多的是現實的人生裡。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