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應該
又失眠了…
嚴格說起來,應該是硬幹王的腕隧道症候群復發,痛到起床的我….不如來寫寫字轉換注意力,也記錄一下最近在與孩子共同成長的路上,學習到的小事吧!
::
01.
單親以後,對於媽媽而言最大的課題之一是「如何說出自己的需求與誠實地展現脆弱」過往,無論是面對先生或者是孩子,遇見生活的難事大多會慣性的自己處理起來。
一來是急性子的我等不得,
二來…我好像真的不太習慣向外求救。
總覺得麻煩別人…
ps.
ok…
寫到這我的好友看到應該滿腦疑惑?
I know….
可獨自一人帶孩子的這幾年,我不斷告誡自己:如果我要求孩子們『誠實』,期望他們無論是幼小的現在,又或者是展翅高飛的未來,我們仨人一定要相彼此坦承。
那麼,
身為母親的我是否應該率先身體力行作為孩子的示範。
因為心中一直有著這樣的小小信念,所以我慢慢地學習說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需求:
生病的時候,我會和孩子說:「媽咪人不太舒服,可能要請你們自己處理餐食,媽咪會叫uber或者冰箱有XXX,要麻煩請姊姊熱一下…媽咪就不煮了…」
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和孩子說:「媽咪現在心情不好,因為今天早上媽咪工作上遇到了一些難題(或者是想爸爸,又或者是其他爛事…)所以媽咪如果不說話不是對你們生氣…我只是需要靜一下~你們先不要跟我說話…」
即便這個心情不好,是被兩小惹出來的。我亦會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自己「盡量」不要帶著過分的情緒與他們溝通,而是以「我覺得我沒有辦法接受你剛剛的態度(或者處理方式)….我現在沒辦法跟你說話…我們冷靜一下。」
又,無論是一打二帶他們出去露營需要各種忙活、我因為工作而處理不完爆炸的家事….也都會開口請孩子協助。雖說當老闆那麼多年,算是蠻會使喚別人做事的,但要讓自己孩子知道『媽咪需要什麼協助』
這…練習起來…
也是有點口拙。
02.
因為連日來的劇痛讓令人十分難耐…那天接孩子下課的時候,我便在車上先發制人(溫柔)地說:「媽咪這幾天手真的太痛了….明天才有辦法去看醫生。你們今天晚上可以幫媽咪洗碗嗎?因為我真的痛到沒辦法洗。」孩子知道原因了以後,便在睡前擠在廚房洗碗。雖然中途因為不慎打破一個碗盤而擔心引來媽媽不悅。
但沒關係~
因為那個是醜的,
媽媽正巧想要再去IKEA補一組美的XD
我覺得你們做的很好!
連打破碗都知道要選哪一個….
03.
再,年底將近加上活動前積累的工作已經到達一定的程度。這陣子都在如火如荼還著工作債的我,在社區的管理室早已堆滿了5678箱樣品,只是賴皮地視而不見要社區秘書先讓我暫放個幾天。沒想到真的要面對的時候,卻又面臨到舊疾復發的問題。那天我們仨人倒完垃圾以後,我看著成堆已成小山的包裹發愁….熱心的管理員說是可以協助搬上推車讓我們推回家後,姊姊便主動性地幫我把這一箱箱物品移到定位去。其中幾箱的大小,連成人如我都覺得有點勉強而不捨讓孩子搬運。小少女卻霸氣地要我退到一邊去,不然礙著她做事。
說著:「妳去旁邊呀…阿妳不是手受傷…妳就不要動呀!」…我記得那個早上還因為少女態度不佳而被我訓斥了一番。沒想到晚上小妮子卻又化身為貼心的天使協助我,讓媽媽心裡實在是感到非常欣慰….
#已哭
#我的孩子真棒
04.
昨天朋友來家裡作客。孩子們不僅在我提出需要協助的時候,沒有一句抱怨地將客廳整理完畢。當我在和朋友聊天之際,兩小也會主動性的幫忙。特別是姊姊溫柔又耐心的帶著朋友的寶寶去社區玩了溜滑梯、在露台再帶著妹妹畫畫做祈願球…..
等待客人離開,我誠心的向孩子們道謝。謝謝他們協助我整理家裡讓朋友來玩耍、謝謝他們貼心地幫忙碎事,招呼我的客人。辛苦了!我用言語讓他們知道,因為他們的幫忙,讓我的手腕不至於再繼續惡化下去…..結尾不忘補上:「媽咪愛你們…」然後用力的抱緊處理!
::
我常和孩子說:「我沒有『應該』要為你們做這個做那個….」雖說養育他們是我身為母親的天職,更因為先生驟逝而成為一份雙倍的責任。但我仍秉持:「老娘沒有應該要!」
我沒有「應該」要為你們早起做早餐,
我沒有「應該」要把家事全部攬在身上,
我沒有「應該」要叫你起床,
我沒有「應該」要成為社會普遍認知中的好媽媽。
相對地,
孩子的某些付出是不是也沒有應該。
::
正確地說來,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付出本就是一種能量的流動,
而非建立在「應該」之上。
無論是親情、愛情或者友情,
都是如此。
::
謝謝我的孩子用他們的貼心為我上了一課,
我想,
自己應該是個福澤深厚的人,
因為總是能收到這些滿溢的饋贈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生命之中。
共勉之,
願我們真誠的給予都將化為一道道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