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by HueiLing
0 comment

問答

#諮商筆記

清晨又因為無法控制的心悸必須起床吃藥鎮鎮。
既然暫時無力改變,
那就用我最熟悉的文字來轉換注意力吧!



隨著諮商的進度,我發現每每離開診間後除了情緒的震盪以外,總會有些問題會在心中徘徊許久。不僅僅是諮商師問我,回家後….我好似也會不斷地在問自己一次確認答案。

或許有一天我可以出一本像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的書,書名不如就叫做「醜小鴨與諮商師的對談」把心裡的傷痛清創乾淨,或許我就會蛻變成漂亮的天鵝吧(?)



「妳的感官是不是比較敏感?
相對能感知很多或許別人感受不到的情緒…
所以可能要花更多時間去消化嗎?」

嗯?
嗯……
嗯。

我是!
曾做過高敏感人格測試,記得分數很高!但我從沒想過自己需要花更多時間去消化「別」人無形當中堆在我身上的情緒。因為….可能我的內在小孩光處理從表象丟給她的各種感受就已經夠忙了(笑)

這樣不好嗎?或許這也是我憂鬱症的原因之一吧。我曾經看過一個研究大概是說:「擁有高敏特質的人,比較容易罹患憂鬱症…」重複反覆地問自己真的覺得這樣「不好」嗎?

老實說,
就算捫心自問了100遍,
我還是不覺得與生俱來的高敏特質「不好」

因為高敏,
我總是可以快速地看見別人無法察覺到的細節。(眼)

因為高敏,
就算是短暫的冥想,我甚至有辦法在車水馬龍之中還能聽到風撫過樹葉的摩擦聲(耳)

因為高敏,
只要到一個新空間我便會不自覺的嗅覺敏感,用味道來判斷不熟悉的環境與各種新的人事物(鼻)

因為高敏,
對日常食物不太挑惕,吃東西也不算挑嘴的我。廚藝好像卻莫名其妙的還蠻好的…….(?)只要吃到喜歡的料理,多花點注意力細細品嚐,好像不用食譜也能做的八七像,自己都感到奇妙。(舌)

因為高敏,
我的觸覺也好像比較敏感嗎??????在工作領域上,兩塊一模一樣的布料放在眼前讓我觸摸,我好像(?)真的可以不假思索的判別出差異…(身)

記得以前去中國出差的時候,檔口的老闆娘曾對我說過:「何小姐..妳這直覺..我們要偷工減料也不容易吧….」
#乾脆去賣毒好了

當然
也因為高敏,
我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總是在打架(意)

這樣的特質也反映在自豪的專業裡成為最無可取代的能力:對市場敏銳的觀察度,對於各種工作細節的探究還有也蠻能輕易抓錯的。曾經有個長輩問我說:「妳覺得自己最無法複製的專業能力是什麼?」

我說:「敏銳度與觀察力」

這樣的特質也總能我能與同樣經驗的經理人相比,
多了點預測的囂張(?)

嗯…
我是不是應該感謝父母給了我高敏的「天賦」
就當作是與生俱來的超能力好了…



「我記得妳曾經聊過內在小孩,
有沒有想過最近妳認為這個非常歇斯底里的感性,
或許是妳沒看過的內在小孩另一個面向呢?」

嗯?
嗯……
嗯。

自認算是蠻能控制「感性」和「理性」的人。所以在工作20餘年,才能從感性的設計專業,進階到理性的顧問專業。能看出服裝的線條與輪廓,卻也可以分析報表的數據(但不要叫我算…)

但最近我卻發現自己的「理性」似乎控制不了「感性」的崩潰尖叫。這種感覺呢……?就好像一個媽媽很無奈要對著一個情緒已經潰堤的瘋狂小孩無法講道理一樣。

超!級!討!厭!這!種!感!覺!
特別是在處於工作狀態的時候。

心裡的這個小孩呢?就不知道在亂什麼….很想叫她閉嘴!叫她安靜!叫她走開不要吵!很想要把這個小孩丟掉不要….

可是這樣想的時候…心裡又會泛起一陣愧疚。因為我正在清理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被「丟掉」的負面情緒…..這樣的情緒甚至跟我一起從孩童的時期跟著我直到中年。

但今天內在小孩開始不可理喻的時候,
我居然會想要把她丟掉(?)

所以某程度來說,
我其實是不是一直在把自己丟掉(?)
還是我已經弄丟了自己…..

諮商了好一陣子。即便遇到比較難的議題,我從未有逃避過的想法。但這次居然一點也不想面對!一!點!也!不!現實生活中,我最討厭尖叫失控的小孩….無法接受高頻的聲音在我耳朵旁邊嘶吼….

結果沒想到這麼討厭的小孩,
現在居然在心裡賴著不走(?)

「但那也是你的內在小孩噎….」

嗯?
嗯……
嗯。

轉頭看看自己的孩子,
我真的會因為他們的歇斯底里而丟掉他們嗎?

不!
不會!
我會想知道今天發生什麼事情讓孩子能完全崩潰…
會想要讓他把情緒洩完以後,
蹲下來堅定且平視著孩子的眼睛,
然後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嘿…
我心裡的妞…
是什麼事情讓妳崩潰成如此?

沒關係…沒事的。
我也會耐心的等待妳,
也會堅定地看著妳,
更會給妳一個最大的擁抱。



「妳的人生當中曾經有這麼失控過嗎?
就是…真的有過大吼大叫無法控制的時候?」

仔細想想….
好像還真的沒有噎!
蠻好笑的….

因為在大部分朋友或者伴侶當中,
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個蠻能表達自己情緒,
又或者是被認為任性的人吧(?)

現在想想….
一個常常被認為「任性」之人卻沒有情緒失控過?
是不是蠻有趣????
蠻衝突的???

「或許在妳身上『任性』的本質是不想要被框架限制,
又或許妳的本質其實是個會藏匿情緒的人?
而善於表達只是妳表面的專業技能嗎?」

嗯?
嗯……
嗯。

其實諮商幫我解析蠻多自己看不見的模樣。每每聽完諮商師的分析我都會有種越發了解內心的感覺。的確,不否認從小我就是個善於和體制碰撞的人。即便是覺得不合理的教科書內容,我也會直白的和老師「討論」。

我亦常常覺得這樣的討論為何在大人的眼裡會變成一種「反叛」?人生的各種道理不就是由思辨而來的嗎?可當我真的「思」了以後卻變成一種「強辯」與「叛逆」?

也是挺莫名的(?)

至於藏匿情緒這樣的解讀,倒是自己從未發掘的人格特質。而是二十年交情的好友曾和我說過,認為我很會「忍」才讓我驚訝不已!

很會「忍」嗎?
起碼從來沒有認知過自己居然擁有這樣的特質。

但我知道自己是個越是遇見不可理喻的人事物,
越是別人覺得應該要慌亂的時候,
我反倒是個越能冷靜處理與分析的人。

會不會是因為像這種腎上腺素應該要反射的瞬間,
我卻能有意識的抑制,
以至於這些情緒塞在心裡像成堆發臭的垃圾?(笑)
內心那位小孩才會崩潰發瘋?

「表達」與「溝通」相較起來,
我似乎也比較擅長前者。

當學生時,需要報告的時候,別人嚇到露尿我卻可以在台上侃侃而談。創業的那幾年,無論是需要申請投資提案、被邀約回母校當作客座講師….我從不懼怕!更別說在公司內部的各種佈達,部門協調與溝通。再難都是小菜一碟。

可撕去工作的盔甲後….
我好像真的不擅「溝通」這件事情….

我不太知道如何和愛我的家人表達自己?
他們總是覺得我難以相處?

我也不太知道如何和自己的親密伴侶溝通?
無論是那一任男友或者先生,
不善「溝通」的我常常換來「獨來獨往」的評價
即便我心中只是不想麻煩對方而已。

「好好說話」是成為媽媽以後,
我才開始學習的….

女兒當了41年
工作超過20年
書唸了起碼也有19年

當媽媽即將邁入第12年
代表我其實在學習「溝通」這件事
也不過才10年光景…

嘿!
沒事!
妳很好的!

妞!
妳真的很好!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