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心

by HueiLing
0 comment

軸心



經過兩個禮拜身心靈載浮載沈的不適,
今天又回到清晨五點身體自動被喚醒的日常。
我知道,
I’m back。

人間清醒的感覺,








::

九月初的分手文竟發酵至今,讓我大感意外。這篇文章既沒造成像是前幾篇文被轉發百次的現象,留言區更無熱烈的討論。但卻是最近的作文之中,收到最多反饋的一篇文章。

有女孩和我說,因為看見我如實分享自己在戀愛中的心境「自我內耗」而選擇斷開這份感情,進而察覺到自己現實生活上似乎也遇到了同樣的困境。我收到幾個不同的回饋:

有些是佩服我勇敢斷捨離的勇氣;有些則是認為我(似乎)在感情當中十分理智。無論是哪一種反饋,結尾都會附上一句:「我就沒有辦法這樣….」或者是「我沒有你堅強…」、「我還是太軟弱了…」、「我知道我在內耗可是卻不敢離開….」

社群發達的後遺症之一是:
往往看見別人(似乎)比我們好,
而更加容易低估了自己的價值。

::

我(在感情上)勇敢嗎?

如果真的勇敢的話,年輕的時候不會為了求男朋友回來哭爹告娘的;如果真的勇敢的話,當初籌辦婚禮時直覺「這個婚不該結」的時候,我會是更果斷的什麼都不要的揚長離去,而不是在婚姻裡憋屈了自己,憋出的心病直至現在都還需要仰賴心理諮商。

我理性嗎?

不!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個實打實的「蕭查某」加「幼稚鬼」。雖說已經年逾40,但大多時候我仍像個孩子一樣慣著自己的脾氣亂來。有時候也會在心裡說:「該成熟點了吧….」但更多時候,我其實是順心而為。因為活到這把年紀,深知只有「我」能毫無忌憚地慣著自己、疼愛自己,沒別人了!

::

人生的很多經驗值就和創業一樣,是「從錯誤中學習」:因為踩過坑摔過跤,所以知道走路的時候要看眼前的路;因為吃過感情的苦,所以在下一次遇見了相同的情境,神經的雷達會逼逼逼的自動偵測,警告自己莫再犯同樣的錯誤。

我相信生命當中每一個遇見都有其分開的時刻,如果當你想轉身卻無法離開的時候,或許可以想想心中的罣礙從何而來?減少一昧地試圖揣測另一方(我們永遠都猜不透)的想法,不要給自己更多理由說服眼前的人其實也付出了許多、也沒有不好。

很多選擇其實無所謂好不好,
只有對不對。

當內心開始因為外界的某一件人事物觸發而導致內耗的時候,請相信自己由心裡而來的警報器正在轟轟作響,妳的心正在無聲卻用力地和妳說「請離開」

學習傾聽,
而非說服。

::

所有情感上不健康的鏈接,都該學習斷開不必要的負面雜訊,以確保自己身心靈不被消耗,亦是我最近的課題。

在感情上收到的問題,通常會有個但書「只是」

ex:
「其實他沒有不好,只是有時候脾氣一來很可怕…」
「他很疼我,只是有時候太令人窒息…」
「很謝謝他那段時間的陪伴,但他似乎不太關心我?」

往往我都會和女孩說,先問問自己好不好再看看對方好不好?大家都有各自的課題需要解答,無需將對方的課題攬在自己身上。
或許我的困擾已不在愛情上(噗~)
但我們的課題是一樣的。

「為何我始終無法避免針對我的惡意?」
「我無法理解對方邪惡的言語與心態?」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需要被這般對待?」

腦中無限輪迴卻無解的問題,在身體不適的近來仍困擾著我。直至昨天重新回到好久不見的墊子上,也才發現自己的盲點:「過於關注在無法解決的他人問題上」我再次從一次次的呼吸中找回軸心,穩定內在。

不過就半日的閉關,
便豁然開朗。

::

以自己為軸心而出發,
是需要不斷地練習。

畢竟在傳統社會的觀念束縛之下,習慣性將「為別人著想」當作一種理所當然的美德;將「自私」兩字視為負面的標籤。耳濡目染的催化,好似他人的需求與感受永遠必須高於自己;為了不被貼上「自私」,更是病態的刻意忽略自身的情緒。

我是花了非常多的時間與嘗試生活中其他的可能性,逐步練習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努力地說服自己尊重內心的感受並沒有錯:悲傷的時候提起畫筆滴下漸層的顏色當作是淚水滴滴答答地流;生氣的時候就烹煮一道辣至喉頭的料理;找不到內在的穩定,就開始想念我的瑜伽墊。

::

或許想想現實生活中,有什麼能讓自己穩定的方式;不要設限對未知的探索,減少在負面的輪迴裡消耗自己。當腦中浮現他人勝過於自己的時候,記得把自己用力的抓回來放到中心點上。

我們都該好好練習當自己是世界的軸心,
更應該好好地跟自己說:「以自己為主沒有錯。」

甚而當別人評價妳「自私自利只顧自己」的時候,
也能大聲回應:「我就爛,怎麼了嗎?」

當你無所畏懼在內心扎根,
他人就動搖不了你的世界。

共勉之。

照片是久違的瑜伽日,
謝謝我的同學給了我回到墊上的契機。

::

::::::About Niū::::::

■ 宇宙網美開團中
https://linktr.ee/hueilingho

■ 更多選品的妞頻道:
https://reurl.cc/my7vZ1

■ 我的INSTAGRAM

LIFE
https://www.instagram.com/hueilingho/

Portfolio
https://www.instagram.com/ccddandme/

■ PODCAST
https://reurl.cc/4rnXVY

■秘密Line小群
https://reurl.cc/mMAZ1G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