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露小記
上週末是我們仨人的第六露。依循著過往的慣例,金魚腦的媽媽必須在露營結束的這天,快速筆記一下自己的小小心得。
#雖然我累到已經眼睛快要閉起來
#雖然手邊還有一個急到爆的案子
#但現在累到無法集中精神
#必須先寫文舒舒壓然後睡一覺
//
01.
這次露營是我感覺累到最極限、
但卻也是感受最療癒的一次。
前一個禮拜才為炸開來的工作而幾乎每日都在夜半加班;露營時又因為山區的濕氣重導致連續兩天偏頭痛不止。
這次行程的安排是露營完就直上台北送孩子們回婆家,而我則是順道將台北的工作完成以後,才得以休假。所以慣性的「台北症候群」發作,以致露營開心到極致、累到極致卻也夜夜無法成眠。
02.
某次露營已經挑戰過蜿蜒曲折的山路,第六露則是再次挑戰在夜晚裡,開上無路燈卻依舊蜿蜒的山路前往營區。
記得上次在黑暗裡亂晃的時候,是生日時的金門小旅行。我一個人騎著租來的小機車跑去山上的書院看夜景。
前往的路上一樣是靜謐無光。
膽大的我在那時無懼黑暗,反而沈浸在一個人的難得獨處。感受著夏日的微風、耳邊聽著喜歡的Maroon 5,在陌生的城市裡直奔山頂追星星。
可這次帶著孩子們駛在黑暗裡,
卻又是另一種不同的心情。
我看著姐弟倆一路上按耐的緊張不安,更覺得自己當下就是孩子們唯一的靠山。為了安全著想,媽媽一邊時速20的緩慢前進;一邊安撫著他們。
我說:「媽咪開很慢都不用擔心….」、「如果會擔心,心裡想著爸爸,爸爸會保護我們知道嗎?」、「不要害怕!爸爸也跟我們一起去露營,只是我們現在看不見他,但他都在….」
要孩子無懼對於黑暗的想像;我也只能靠著更強大的隱形神力來為他們設起防護罩。
好險,
這招在我們家一向挺管用的。
畢竟每逢期考,媽媽就會使招一次的跟孩子說:「考試前要念想爸爸,如果有好好念書,爸爸會保佑你們好成績!」
大概就是一種「有拜有保佑」的概念。平時被我胡說八道洗腦的兩小,面對著一路上的黑暗,能在媽媽的說服之下還能應聲說好,是不是也代表著我平日的累積有點成效(?)
喜歡露營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每次都能在旅程之中獲得一些小小收穫:媽咪希望你們未來在人生的路上如果覺得迷茫、感到害怕,也能想起爸爸的陪伴。
就像媽咪一樣。
03.
第六露在山霧繚繞的廢棄小學裡chill了兩天,雖帶著工作前往,仍覺得心靈舒暢。(但身的舒暢就先不強求了XD)
比起熱鬧,
我好似更喜歡這種萬籟俱寂的寧靜。
交錯茂密的竹林、老舊佈滿青苔的石階、到處都是斑駁的水泥牆還有散落的木件。在清晨起霧的時候、在夜半僅有微弱燈光襯著的時候,我都會有一種回到心裡的錯覺。
大概是和我尋找內在小孩的時候,曾經有過相似的場景吧(?)所以喜歡這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很貼近某程度上看不見卻又存在的自己。
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
04.
這次還多了些必須的攝影工作,所以一個人就架起腳架在慌亂的收帳之時,抓緊時間隨手拍了幾張給自己留念。
回家整理照片時看見畫面中的自己,居然有種和內在小孩見面的既視感。那一個住在廢棄的老舊木屋裡不喜歡說話只顧著畫畫、永遠只對我微笑的女孩,此刻活生生的出現在我面前,才赫然發現自己心中的感覺或許是對的。
這幾年的努力,
讓我的確離內在小孩越來越近了…..
看著畫面裡女孩氣若游絲的無力模樣,特別有感。我心想著如果內在小孩現在是這副模樣,那麼我會好好輕撫她的背,說著:「好好休息不用擔心….會恢復元氣的!」
05.
相較於前五露的突然,我的第789露已經安排在不同的時間與季節裡。起碼確定自己是可以撐到第十露。
XD
如果說「瑜珈」是讓我學習到專注自己;那麼「露營」則是讓我學習和孩子找到繼續向前的方法。因為每一次的我們都更加的進步!
Hey!孩子!
我們一起加油吧!
北屯慧喬這邊找:
#網美的購物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lslife
#網美開團中品項
https://linktr.ee/hueilingho
#網美在IG
https://www.instagram.com/hueilingho/
https://www.instagram.com/ccddandme/
#網美居然也有PODCAST
https://icocoshop.com/Podcast
#網美都在這邊練肖話
https://icocoshop.com/人森哪天不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