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手
#小小創業慢慢走
今天去做了人生第一次的心理諮商,
聊起年輕時的工作經驗。
想想,從18歲未滿就半推半就的出社會工作,如今也超過20個年頭了。這十幾年以來,我的職場經驗大多都是以個人工作者又或者是創業為主,還真的當(小)老闆的經驗比當員工的經驗多。
噗~
說自己要是多厲害倒是沒有啦!
更多原因應該是自己不太受控的天生性格吧!
趁著記憶猶新的時候,
想分享一下幾次「微型創業」的心得。
//
一直以來,
我覺得創業的過程某程度上很像是狙擊手的養成。
必須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包括體能的鍛鍊、沈著穩定的心智培養、瞄準目標的技巧;甚而是狙擊目標前的藏匿點決定….等。每一個細微的環節,都像是創業過程中每一次訂立的決策,也都是需要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訓(試)練(錯),才能精準的達成任務。
與其看熱血沸騰的創業故事,我更喜歡從其他情劇情裡來反思自己的生活(工作),就像是狙擊手的類比。
//
每一個狙擊手在培養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有大部分的時間是在鍛鍊自己的體能。雖與專業技能無直接的正相關,但卻是成為職業狙擊手前最重要的訓練。
耐得住逼近極限的體能,才能在等待的過程當中受得起日夜緊盯目標不放的折磨;又抑或當自己必須身處險惡的藏匿點,也能時時保持最佳的狀況,維持全神貫注。
瞄準靶心的過程一樣需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訓(試)練(錯)。眼睛的視角、距離的判斷、身體的平衡度以及手臂的穩定度…..等,看似具有相同技巧的同時,卻因為受訓者體型的不同而有最終的差異。
累積成千上萬或更多數不清的射擊,都只是為了越來越接近中心的紅點罷了!然而訓練的過程中,就算僅差距一毫米也得再次調整自己的姿勢:可能視線中僅有3度的方向誤差、肩膀的肌群施力不對….也必須思考是不是有其他更多的細微差別,才導致偏離紅心。
沒有沈著穩定的心智,又怎能在不同的藏匿點裡保持耐性等待目標;更別說在目標出現的時候,要屏氣凝神的扣下扳機完成任務。
//
這不就是創業的過程嗎?
往往創業者必須要校長兼撞鐘的處理許多細瑣又無關緊要的工作,我覺得這都像是一個狙擊手體能上的訓練。看似毫不相關的碎事卻是基礎的扎根;每一次訂立的決策目標,不也就像是射擊的訓練嗎?得經過一次一次又再次的調整、瞄準、再調整、再瞄準,才能在下一次做出更準確的決策。
在混亂的市場當中,找出屬於自己的定(藍)位(海),也像是在尋找藏匿點一樣。可能是寂靜的骯髒廢墟,也可能是車水馬龍旁的小巷,若無法時時保持冷靜,一個躁動不安的狙擊手又怎能絲毫不差的射擊目標。
//
出任務前,目標出現的周邊環境場勘了嗎?(市場調研)藏匿點與目標的環境關聯確認了嗎?目標出現的位置與時間精算過了嗎?射擊的距離與需要使用的槍枝型號也都搭配好了嗎?
有幾秒的時間可以完成任務?
有幾次的機會可以一槍斃命?
如果被發現了,那麼需要用多久的時間撤離現場?退場的路線又是否已經實際走過一次?接應的夥伴也都聯絡好了嗎?
完成任務的時間可能就只需要一秒,
資源的整合、沙盤的演練卻必須依照任務的難度而決定。
有可能以天計算、
以月為單位,
甚而以年來計畫。
//
我常說:做「完」是完成一件事情的最低標準;把事情做「好」也僅是中等程度,唯有把事情做「準」才能一步又一步的讓事業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而做「準」的意義代表出手前已經在自己的經驗值當中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也意味著當你偏離紅心的時候,才會知道如何調整。
耐力的訓練,
沈著的培養,
準確的提升,
缺一不可。
你也是創業者嗎?
我們共勉之。
//
:::::北屯慧喬這邊找:::::
■網美的購物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lslife
■開團ing
https://linktr.ee/hueilingho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ueilingho/
https://www.instagram.com/ccddandme/
■ PODCAST
https://icocoshop.com/Podcast
■秘密Line小群
https://icocoshop.com/人森哪天不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