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心理評估
上次發了一篇文分享自己當初如何走進去身心科的內心小劇場以後,我覺得最大的回饋大概就是收到好幾個私訊留言,說是自己因為看了我的文章,所以決定去身心科評估一下;也有讀者和我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因為我的文章兒花了點時間來了解自己生理上各種小病小痛,才發現這些原來都來自於心裡的焦躁不安。
看了這些在生活中擺盪的女孩,終於願意好好了解自己的內心或者療癒感冒的大腦,心裡蠻欣慰的。
反之我居然有一種做了什麼好事(?)的愉悅感。
經濟能力有限,無法像其他部落客分出團購的幾趴做公益XD既然能寫文做好事,啊不如再來分享一下幾個當初自我發現的各種小現象好了,希望對自己有疑慮的朋友,可以參考參考。
【外顯的小病小痛】
01.
經常性的頭痛
我是個有固定性偏頭痛的女孩,只要氣溫驟降或者是濕度變高就會犯病。長年來的頭痛讓我非常了解自己什麼時候要注意頭部保暖、什麼時候又得發作一下。可在我身上出現的壓力型頭痛,則和常年的偏頭痛宿疾不太相同。每次只要眼睛周圍開始有壓迫性的脹痛感,像是孫悟空的緊箍咒一般,我就知道壓力爆了!
02.
無預警的乾嘔與嘔吐
當初走進身心科其實還有腸胃科醫生適時的推了一把!因為連續一個月以上的乾嘔(特別是起床時)和吃完飯就常常原封不動吐出來的情況常常發生。這似曾相似的症狀,讓我誤以為第三胎報到(好險並沒有)因為公公曾經罹患大腸癌,所以敏感的先生安排了一次腸胃道的徹底檢查,該照的全部照好照滿!總之,除了宿便以外,我的腸道非常健康!腸壁也乾淨溜溜。醫生看完報告以後,就問我說:「妳要不要去身心科看看?這…..有時候可能不是腸道的問題喲~」
–
03.
莫名的無法喘氣與揪心
人在緊張的時候,通常會伴隨重度的呼吸,心跳頻率也會隨著加快,那什麼是「莫名」呢?莫名的定義代表當時的場景其實不是緊張的氛圍、不是自己熟悉中會焦躁的場景,可就是不知道在喘個屁!胸口也常常悶痛,呼吸時總覺得不順暢。
–
【內顯的焦慮情緒與壞脾氣】
01.
常常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
無論是自我的認知,或者對於別人的交談言論,總是會不自覺得往這個方向思考,開始鑽牛角尖、需要好一陣子才能消化這樣的情緒。
其實別人並沒有。
其實自己也沒這麼差。
就是特別會補腦這樣的訊息給大腦。(也是一種才華?)
02.
(想)發脾氣在奇怪的點上
譬如趕不上綠燈、前方塞車又或者平常不斷跳針式出現的生活小狀況,明明之前面對同樣的狀況都還好好的,但最近卻越顯不耐煩(?)
–
以上,
是我現在比較常見的狀況。
–
想表達的是:
每個人表現出來的身體表徵不一定會像我一樣,但只要擁有:
病徵有持續一段時間的特性。
Ex:兩個禮拜;發作的時候通常是莫名的時間點(譬如週末)
Ex:週末頭就開始痛:覺得明明就是放鬆的時候(?)有可能你擔心週一的提案、又或許是上週某一件事情讓自己無法解開心結,只是平常忙碌所以沒特別留意,所以大腦就在放鬆的時候提醒你:「誒誒誒!該過來關心我了喲…..」
稱不上大病大痛卻影響日常
Ex:失眠、頭痛、胃食道逆流、反嘔、喘氣等,讓你總是摸不著頭緒想說是要看醫生?還是不看醫生?可能也試過很多方式調整,卻苦無成效(?)
–
常見的憂鬱評估量表,通常會關注在情緒的表現與生活的關聯,但其實有一種表象是「我他媽根本就沒在憂鬱也沒有心情不好!」只是身體就是哪裡不對勁覺得神煩!進而影響心情與脾氣。(又)譬如…….我。那麼,或許可以試著關心這些小病小痛出現的時機點,一定可以找到某種規律或原因。
–
後記:
寫這篇文的原因,其實只是想要提醒自己。
該回去身心科拿藥了XD(爛尾)
喔喔!我沒有不好!
只是藥沒了(再爛尾一次)